
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教案(精选7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2)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通过连食物链培养学生的合作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2)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及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从生活经验出发,力求在观察、探究分析、操作尝试、交流合作等的活动中,促使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从中学到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
一.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为主,辅以导学、讨论等以体现研究性学习。
二.学法指导
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以下四个机会:观察、思考的机会,交流表达的机会,操作尝试的机会,体验成功的机会。促使每个学生在自学、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分析讨论、操作尝试等的过程中寻找新知在已形成知识框架上的"生长点",完善生物体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开场以优美的音乐,带领学生进入绿色的世界,让学生聆听优美的旋律,并把自己比做一只正穿梭于森林中的小鸟,以此展开无限的遐想: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这时一张蜘蛛网挡住了去路——你是否想过,在这一望无尽的森林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就像这一张无形的大网,"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是"生命之网",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教师抒情地说)。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诗情画意中导入新课。
二.自学提出问题
以4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自学本节内容,提出1~2个问题,实物投影展示,全班交流,同学之间自行解答。对不同的认识和看法,让学生相互讨论,教师进行点拨和引导。
三.实施探究
1、首先观察描述。通过CAI课件,展示各种生态系统的逼真画面,让学生通过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列举身边的实例,教师进行强调和鼓励性点评。然后进行环节过渡:这些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员组成呢?
2、观察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
(1)通过CAI课件,供学生观察,教师层层设问:
①看到了什么?
②想到了什么?
③昆虫、树、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
④腐烂的树桩会消失吗?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为进一步探究埋下伏笔。由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分析讨论,归纳出其组成及它们各自所起的作用。教师进一步设问:人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如果没有分解者,自然界会出现什么局面?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观察探究生物部分三者之间的关系图,教师设问:
①哪些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②生产者与分解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消费者与分解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③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出食物链的概念,并举出身边的实例。
(3)小组合作连食物链。出示草原上部分生物图,要求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利用各种生物图片用箭头连出它们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并提醒学生注意:
①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连到最后。
②箭头指向取食者。
③时间1分钟。各小组交流展示合作的结果,小组之间先进行互评,教师再进行鼓励性评价。
(4)展示上述生物之间的食物链,教师提出探究的问题:
①有多少条食物链?它们之间互不相关吗?
②如果蛇的数量大大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有变化吗?学生数食物链,小组讨论这些生物之间数量的变化关系,以引出食物网的概念。教师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在这张生命大网中"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生物的数量。
(5)进一步探究。在一般的情况下,生物数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以食物链:草→兔→猫头鹰为例,4人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教师出示这三种生物的图片道具。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各小组用道具交流合作的结果,同学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师生一起归纳出:生物的数量处在动态变化之中,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展开讨论。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如果不按生态规律办事,就会破坏生态平衡。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环境破坏的典型事例和有关图片进行自我教育,有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意识。
4、情感教育。有人说:"破坏环境是眨眼之间的事情,而恢复生态环境则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个伐木工人砍伐一棵大树仅需要几分钟,而我们栽种一棵小树直至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则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因此,我们再也不能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现在世界各国都在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看下面的实例:在美国的阿拉斯加有这样一个自然保护区,人们为了保护一种珍稀的鹿种,就把它的天敌统统杀掉了,实际情况如何呢(教师出示两种选择)?4人小组展开讨论,自由想像,多角度思维。在此基础上明确:我们在保护环境的时候,必须尊重生态规律,人与自然界应和谐发展。
5、环节过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就到这,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所学的内容,请打开课本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四.归纳总结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学生小结为主,让他们提纲挈领,理清思路,培养他们的归纳能力,之后,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这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又为下节课所学埋下伏笔。
五.达标自测
1、学生用鼠标连出食物链,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各种类型的填空和判断题,激励每个学生主动参与,既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又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六.课后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围的生态环 ……此处隐藏1278个字……危害。
2、能防止空气被污染,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3、对身边的生态环境感兴趣,能关心和探索。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经了解了关于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4、幼儿和教师一同有关空气被污染的资料。
5、配班老师与别的班的幼儿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地球仪,引起幼儿谈话兴趣:
1、出示地球仪。
(1)师: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什么?(教师揭开布帘出示地球仪)
对了,这个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地球上都有哪些生物呢?(幼儿自由讲述)
(2)为什么我们要生活在地球上呢?而不是生活在月球上、星星上呢?(幼儿自由讲述)
(3):原来地球上有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2、幼儿做简单的小游戏。
(1)师:我们离开了空气会怎么样呢?我们试一试不呼吸会怎么样?(幼儿用手捏住鼻子)
(2)不呼吸会很难受,时间长了会闷死,空气对
二、看看讲讲,了解新鲜空气的来源。
1、师: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它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请幼儿相互交流)
2、观看录像。
师: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一起去发现空气来源的奥秘。
教师解说:这里是一片大森林,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植物,这些植物宝宝的本领可大了,在他们的身上有许多我们眼睛看不到的小嘴巴,这些小嘴巴一张一合的把脏空气都吸到肚子里去,经过消化以后,再吐出干净的空气来。这回你们知道新鲜空气是怎么来的了吧。
6、:植物的绿叶能制造出新鲜空气来。
三、情景表演,引出长期吸进不干净的空气身体会不健康。
1、师:新鲜的空气能使人身体健康,那么要是吸进了不干净的空气会怎么样?(情景表演)
小猴:熊猫医生,熊猫医生,你给我看看病吧。
熊猫医生:小猴,你怎么了?
小猴:我这几天老是咳嗽,胸口还闷的很,你快给我看看吧!
熊猫医生:好!你别动,我给你检查一下,啊,张嘴。
小猴:怎么样?熊猫医生?
熊猫医生:你最好还是拍一张X光片子吧!
小猴:好,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叫我干什么都行!
熊猫医生:那你站好了,别动!(熊猫医生给小猴拍片子)
熊猫医生:好了。哎呀!小猴,不得了了,你看你的肺!
小猴:哎呀!怎么会这样呢?我的肺怎么会变成黑的了呢?
2、提出置疑,幼儿讨论小猴的肺为什么会变成黑色的?(幼儿讨论)
3、继续表演:
小猴:熊猫医生,这是怎么一回事啊?
熊猫医生:这有多种原因了,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你吸进了许多的受到污染的空气。
小猴:啊可能是我经常吸进工厂排出的烟造成的吧!那我该怎么办啊?
熊猫医生:我看你还是动一个手术吧,换一个干净的肺,记得换好肺后要多注意保护,不要再吸烟了!
4、:新鲜的空气能使人身体健康,长期吸进受污染的空气会导致人生病,危害人的健康。
四、通过录像知道空气被污染后的危害性。
出示图片等资料,幼儿讲述空气被污染的各种危害。
五、运用已有的经验,讨论。
1、教师:空气被污染了,我们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我们要怎么样才能保护我们的空气不被污染呢?(幼儿分组讨论并回答)
2、结束:我们回去再找找看,有没有保护空气的办法和资料,下一次我们继续讨论
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教案 篇6目标要求:
知识与能力
1、知道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2、知道节约资源国策、保护环境国策;
3、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意义;
4、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参与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资料,利用课件丰富教学内容,形成对相关内容的感性认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感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
生态文明建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导入:图片与诗句的对比,展示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引入新课题。
二、目标展示
三、自主学习
自学第三小节,提出问题,找找答案,勾画重点。
四、合作探究、展示提升
教材内容探讨(多媒体课件)
(一)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通过课件展示图片,归纳出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
资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损失现象严重。
环境: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二)针对我国的环境资源现状,国家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1、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教案 篇7主题名称: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活动目的:
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生态环保知识,逐步形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良好风尚。”
活动重点:
通过班会让学生理解:节约资源必须从我做起,让学生真正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保自觉性,提高环保实践能力,增强环保责任感,激发热爱共有家园的情感。
活动过程:
一、(起乐——《春天在哪里》)
亲爱的同学们:122活力中队“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二、生态要文明,环保须先行。请欣赏《环保拍手歌》。
三、环境保护是一个响亮的口号,环境保护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请欣赏三句半:《说环保》。
四、你们了解环保吗?你想知道有关环保的知识吗?请你积极参加环保知识问答。
1、水水水,真重要,动物植物全需要,人类生活离不了,请说说你的节水妙招……
2、请看这是什么标志?
3、请问地球日是几月几日?请问环境日是几月几日?请问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4、请问《小学生环境保护行为规范》第六条是?第十条是?
5、我们要杜绝白色污染,向白色污染说BeyBey!请说说你的建议。
五、马儿在草原上奔驰,小朋友在校园里赛跑。让我们策马扬鞭、齐头并进,共同发扬“勤朴、坚韧、尚学、求真”的民勤精神。请欣赏二胡独奏——《赛马》。
六、同学们说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或你的家人,是怎样做到节约能耗的呢?(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门的做法都很好。我们的地球需要我们共同爱护,让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惜资源,变废为宝,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