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时间:2023-11-10 15:42:46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

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这些知识为学习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46页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

【学情预设】

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3.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师:刚才大家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大家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相互展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学情预设】

学生写以上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在这里要进行重点指导。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出,同学们都乘了两次,谁能说说两次相乘表示的意义?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完成竖式板书,并展示课件。

师: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4.总结法则,归纳算法。

师:大家已经明白了笔算的道理,请大家再认真观察笔算过程,并试着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边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课件边呈现: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有两个层次的设计,首先让学生借助点子图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尝试列竖式计算。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笔算与口算的思路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的提升与简写。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46“做一做”。

让学生边看图边计算,对照图说算理。

3.完成教科书P47“练习十”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出结果,再进行交流。交流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法则外,还要注意竖式的格式是否正确,尤其要看部分积的数位是否对齐。

【设计意图】

练习均取自于教科书,并按照难易程度编排顺序。先让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完成竖式,熟悉计算法则。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的全部内容,熟悉竖式的书写格式;接着通过改错,让学生在纠错中再次深化法则。最后,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在解决问题之中。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2

教学要求: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笔算

135×3= 28×2=

2、口算

14×2= 32×4= 41×3=

14×20= 32×40= 28×10=

二、新授

1、 出示例题:

(1)看图

(2)你从图上了解到些什么?(单价、问题等)

(3)谁会来列式解决这个问题?(28×12=)

2、小组讨论: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这一题中的乘数是两位数,你能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28×12的结果是多少吗?(小组讨论,研究,把讨论的结果用书面的形式写下来)

组织汇报。(① 24+24+……+24=288(12个24相加)②12+12+……+12=288(24个12相加)③24×2×6=288 ④24×3×4=288 ⑤12×4×6=288 ⑥12×3×8=288 ⑦24×10+24×2=288 ⑧12×20+12×4=288⑨24×20-24×8=288 ⑩12×30-12×6=288 也有学生用竖式计算)

肯定期中的大部分方法,详细介绍课本上出现的两种情况。最后研究列竖式计算的方法和过程。师:我们再来看看24×12这个乘法的竖式。你能说说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每一步竖式的意义。是不是每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呢?计算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简便,正确,注意数位对齐)

传统过程:(主要介绍课本上的28×10 28×2)

我们可以先计算定2个月牛奶需要多少钱,计算10个月需要多少钱,最后把他们合起来,你们会计算吗?

28×2=56(元) 28×10=280(元)

28 28

× 2 ×10

56 280

56+280=336(元)

280

+56

336

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呢?

28

× 2

56

28

336

你能说说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

3、巩固 12×28=

三、巩固训练

1、想想做做

24×23= 13×72= 62×41= 54×22=

2、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33×21= 45×12= 13×52=

3、你能估算出积大约是多少吗?

53×60 40×22 68×40

27×30 92×20 70×29

4、改错:教科书第33页。

5、教科书第33页第5题。

教学后记:讲完例题,我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想想我们在计算时最容易做错什么?巫霈蓁说:“我把280写在了56的下面,而且是对齐的。”黎明瑶说:“算十位时有可能还是做成第一步。”

黎诗颖说:“我可能会个信和个位相乘,十位和十位相乘。”吴体均说:“加积时可能会算成减法。”罗润城说:“不知道十位乘的积对着哪一位写?”

听着学生的发言,我很高兴,这些计算时常犯的错误都由学生自己找出来了,以后他们做题时也该小心吧?

《《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