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

舞蹈教案

时间:2023-11-10 15:42:47
有关舞蹈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有关舞蹈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舞蹈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舞蹈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雨中曲》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体验踢踏舞带来的乐趣。

2、尝试用脚尖、脚、脚掌等部位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

3、初步了解踢踏舞轻松活泼、节奏感十足的基本特点,感受《雨中曲》音乐与舞蹈的配合。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音乐《雨中曲》,剪辑视频。

2、经验准备:幼儿有在雨中玩耍的经验。

活动过程

1、玩游戏“脚的律动”,感受用脚舞蹈的趣味性。

2、欣赏“雨中曲”视频,初步感受踢踏诙谐幽默、自由的舞蹈风格。

3、再次完整欣赏《雨中曲》视频,了解新的舞蹈形式。

4、分段欣赏《雨中曲》片段,尝试模仿几个典型的动作。

5、尝试以踢踏舞的形式表达自我,创造快乐,进一步了解踢踏舞的特点。

(1)玩“带头人”游戏,在集体舞蹈中自由探索、创造快乐。

(2)合作表演踢踏舞。

舞蹈教案 篇2

“嗒嗒”舞步

有一个小姑娘叫莹莹,她长的很漂亮,身材也很苗条,天生是一块跳芭蕾舞的料,可是,一场车祸使他的双腿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从此,她被一把无形的大锁紧紧地捆在了轮椅上。

有一天,她靠在窗前看外面的世界。突然,她听到优美的舞曲和着有节奏的舞步声,她被这优美的舞曲陶醉了。定睛一看,原来是邻居露露在跳芭蕾舞,她多么想像露露一样,和着优美的旋律跳芭蕾舞呀!对别人来说,这个心愿就像是举手之劳,可对莹莹来说,这比举起九百斤重的巨石还要难。

她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学跳芭蕾舞。”“孩子,你的腿……”说着,莹莹和妈妈的眼睛里闪动着泪花。

早晨,莹莹的爸爸妈妈上班去了,莹莹的脑海中有一个念头不断闪现——学跳芭蕾舞。

她用手扶着轮椅,撑着身体,努力站起来,可是她的腿软绵绵的,一下子倒在地上,腿上流出了血,可是,莹莹又坚强地站起来,止住了要流出来的泪水,继续练习着,她一次又一次的受伤,可每一次,她都会咬着牙继续站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莹莹站起来了,她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能跑能跳了!她脱离了捆住她几年的轮椅,推翻了医生无情的话语,她用自己的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芭蕾。

从此,每天莹莹都会在家练习跳舞;每天,她家都会传来优美的舞曲和“嗒嗒”的舞步声。

“嗒嗒……。”

舞蹈教案 篇3

舞蹈基本体位:正步位、叉腰位、托掌位、山膀位、按掌位。

正步位:双手放在身后左右髋关节处。手指朝斜下方。

叉腰位:双手叉在身前左右髋关节处。手指朝斜下方。

托掌位:手臂向上。手掌成掌状!手心向斜前方。

山膀位:型为兰花指,两臂与身仲成90度,小臂内腕成弧形。

按掌位:手型成兰花指,手的{位置与胃想平行,手心向下形成半圆状。 舞蹈基本体位

4-5岁舞蹈教案:《脚的基本步伐》

幼儿园舞蹈课程4-5岁

脚的基本步伐:小八字步、大八字步、丁字步、弓箭步

小八字步:两脚靠紧。脚尖向两侧45度斜前方,重心在两脚上。(见上图)

大八字步:在小八字步的基础上,两脚之间距离为一步半。(见下图)

丁字步:U—脚的脚跟靠在另一脚的脚心处.形成丁字形,脚尖斜前方。(见下图)

弓箭步:前腿成90度,前脚向前方,后腿伸直承担重心。(见下图)

脚的基本步伐

舞蹈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自从孩子们看了《小木偶历险记》后,对里面的小木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生成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什么小木偶总是这样直直地走路?”“为什么小木偶不能像我们一样自由地转动身体?”。我在区域中摆放的牵线木偶自然也成了小朋友的抢手货。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欲念,我们利用废旧盒子,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木偶。当一个个可爱的小木偶在小朋友的手重出现时,孩子们更是爱不释手。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小木偶的动作特征,特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操纵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动作的特征,引起对“关节”的兴趣。

2、体验与木偶共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自制木偶一个、小木偶的音乐磁带、纸、笔。

【活动过程】

一、木偶跳舞。

师:前几天,我们看了《小木偶历险记》的影片,里面的小木偶一开始不喜欢上学,后来呀,它渐渐地变了,变得聪明又机灵,今天,小木偶又来了,现在,请出我们的小木偶。

1、听音乐,幼儿集体操纵木偶表演:小木偶。

师: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们一起来表扬表扬它。

2、提问:刚才你们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们发现木偶的动作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木偶的动作是由许多不连贯的定格动作组成的。)

3、师小结木偶动作的特征(大关节会动)

4、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都能动,做的动作柔软、连贯(试着比较几个动作)

二、幼儿学跳木偶舞。

1、幼儿听音乐,自己学跳木偶舞。

提问:小木偶除了会做这些动作外,还会做什么动作?

2、幼儿自由讨论表演。

3、个别幼儿表演。

三、游戏“拷贝不走样”。

小木偶说我们的小朋友真聪明,学他们的动作真像。现在小木偶说要表演一个游戏给我们看看,今天他们玩的游戏是“拷贝不走样”,也就是说木偶老师跳什么动作,你们的小木偶也要学什么动作,看你们哪个木偶学得最像。

1、师生共同做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操纵木偶玩游戏。

四、记录木偶的舞蹈动作。

师:小木偶说虽然他们只有大关节能动,但是他们会做各种舞蹈动作,现在请小朋友把你小木偶会跳的不同动作记录下来。

1、师示范记录方法(用单线条)

2、幼儿边摆放木偶边记录

提醒幼儿先摆好木偶的动作,再记录。相同的动作不要重复记。

五、展示交流。

互相交流:谁的木偶做的动作最多、最优美。(数一数、评一评、学一学记录的动作)

六、听音乐,幼儿操纵木偶自由跳舞。

舞蹈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管弦乐队演奏的图片等资料,使学生简单了解管弦乐队中几种常见乐器的名称、音色特点等知识。

二、欣赏管弦乐曲《霍拉舞曲》及器乐曲《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能够用恰当的体态语言表现出乐曲的情绪。能够通过对比说出两首曲子在情绪上的相同之处。

教学重难点

聆听管弦乐曲

对比两首曲子在情绪上的相同与不同

教具准备

电脑光盘 电子琴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一、随音乐律动

二、师生问好

复习旧课

一、复习本单元的两首歌曲(要求在完整演唱的基础上,加上动作表演)

1、整体复习

2、学生分组表演。观看的同学在看后要能够对表演的同学给出恰当的评价。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评价性语言是否准确、得体。

二、复习音乐知识

1、复习切分节奏,注意强弱规律。

2、视唱含有切分节奏的部分旋律,进一步巩固音的唱名。

学习新课

一、欣赏管弦乐队演奏时的图片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看有哪些乐器是你认识的。它们的名称是什么?

2、听一听老师用电子琴模仿的`是那种乐器的音色?(采用选择法)

小提琴? 圆号?

小号 ? 小鼓? 学生在随音乐律动的过程中可以放松自己,将自己完全的融入到音乐当中来。

复习歌曲及基础知识,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特别是乐理方面的内容,更应该少量而经常性的学习。(以感受为主)

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于管弦乐队的了解有多少,并且可以提高他们对于管弦乐的兴趣,从而提高欣赏效果。

二、聆听器乐曲〈加伏特舞曲〉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并能够用动作表现出乐曲的情绪

3、熟悉A B 乐段,感受两个乐段之间的不同,区分乐曲A B A乐段。

4、配合节奏学习快四舞步。两个同学为一组,结合教师教的舞步,自己再创编一些新的花样。

5、请要表演的孩子为大家表演双人舞〈加伏特舞曲〉A乐段。

三、聆听管弦乐曲《霍拉舞曲》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你能听出乐曲开始时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么?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用这种乐器呢?

2、请孩子们模仿小提琴演奏者的姿势演奏一下,注意配合节奏进行。

3、还在那些地方听到了小提琴的声音?请你举手示意。

四、总结本课内容,提出希望 在欣赏时,尽量结合前面所讲的有关乐器方面的知识进行。所提的要求及所问的问题一定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引导孩子通过仔细听辩来解决这些问题。毕竟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

舞蹈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形体,增强幼儿足尖、足踝的力度及准备部位的协调性。

吸引幼儿兴趣,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

活动准备

蓝精灵卡片,光盘

活动流程

律动练习、走步练习。

根据走步的方法和节奏、速度、力度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及情绪,不同形象的走,可以慢慢的走,雄壮的走,欢快的走。

1、动作一:双手五指张开,手心向外,放在脸边,左脚脚尖翘起,向左做一次,向右做一次。面部表情——高兴,动作——欢快。

2、动作二:双手呈拳状,左胳膊伸直,又胳膊弯曲在胸前,左脚向做侧高高抬起,反方向做一次。做一个八拍。

3、动作三:游戏式动作,两个小朋友一组,手拉着手跑跳步转圈,左侧同学不动,又侧同学转向坐侧同学那一边,然后拉手转圈跟节奏进行跑跳步练习。小朋友跳着玩,向玩游戏一样。反复做四圈。让小朋友快乐的做动作。

4、老师把三个动作连起来示范一遍,小朋友跟着连起来做一遍。老师仔细纠正动作,找表现好的小朋友示范动作,个别辅导,鼓励做的好的小朋友。

活动总结

要注重跳舞的情绪,动作连接的自然熟悉。

活动延伸

回家跳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

【拓展延伸】

蓝精灵音乐教案

●教学重难点: 学生用歌声和自己设计动作合作表现歌曲情节。

●教学过程:

1、听歌曲,看动画片段。

2、讲讲《蓝精灵》的故事情节,模仿正、反两种人物角色,表现个性特点。

3、教师范唱歌曲。

4、学生听唱歌曲,学会后用动作、表情表达歌曲情绪。

5、小组合作,相互评价。

6、电影《蓝精灵》简介

美国动画片《蓝精灵》(TheSmurfs)拍摄于1981年,这部动画片源于比利时漫画、动画,由美国出品,共421集。蓝精灵是一群由100多个深蓝色肤色、三个苹果高的人形小生物所组成的精灵群体,他们住在蓝精灵村的蘑菇屋里面。543岁高龄的蓝爸爸是整个集体的领导者。他们的生活原本该是完美的,但是恶棍格格巫出现了。他是一个坏巫师,整天想方设法抓这些小精灵。格格巫的宠物阿兹猫也很讨厌,总是想把蓝精灵当点心吃。蓝爸爸、蓝妹妹、聪聪、蓝蓝、笨笨、乐乐,每提到这部片子,一个个可爱蓝精灵的形象就会活灵活现于我们眼前,爱做蛋糕的蓝精灵,有爱吹小号的蓝精灵,有爱照镜子的蓝精灵,有爱做木匠的蓝精灵,性格各异的蓝精灵与邪恶的魔法师格格巫及他的坏猫阿兹猫之间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较量。作为惟一的反派角色,他一次次的失败总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

《有关舞蹈教案模板集锦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