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小班美术教案汇编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美术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对撕纸感兴趣,感受活动的快乐。
2。运用撕去尖角的方法撕出圆形。
3。能将大小圆形粘贴在一起。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教师材料准备:白色、黄色的正方形纸、胶水及棉签、放垃圾的盒子、盘子卡纸,荷包蛋图片及音乐。
活动过程:
一、鸡蛋宝宝导入,引出荷包蛋,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生鸡蛋,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鸡蛋宝宝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将鸡蛋打在透明碗里,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鸡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形状的?是什么颜色的?”(小结:蛋白是透明的、大大圆圆的,蛋黄是黄色的、小小圆圆的)
2。师:“小朋友妈妈给你做过什么样的鸡蛋啊?”!来自教案。!(煮鸡蛋、炒鸡蛋、鸡蛋糕、荷包蛋)
3。师:“今天是小熊的的生日,老师给小熊做了一份非常美味的食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做了什么呀?”(出示图片荷包蛋)
师:我们看看荷包蛋长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白色的是蛋白,橘黄色的是蛋黄,蛋黄在蛋白的中间。
二、教师讲解撕纸的方法并示范撕纸。
1。师:小朋友也一起做荷包蛋给小熊过生日好吗?
2。教师示范撕出蛋白、蛋黄。
拿出白色的纸,撕出蛋白,启发幼儿想象:看看,现在像什么啦?(蛋白)
师:蛋白做好了,再做一个蛋黄吧。(用同样的方法把黄色的纸撕成小小的蛋黄。)
再次启发:这回,你能看出来是什么吗?(蛋黄)
请小朋友们看把蛋黄粘在蛋白上,荷包蛋就做好了,现在我要放在盘子上请小朋友品尝了!
(动作慢,详细,多示范几遍)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师:好了,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动手试试看,为小熊做一个美味的荷包蛋吧!
2。播放音乐,幼儿进行撕纸活动。
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动作比较慢的,或者能力比较弱的幼儿给与个别指导。
四、作品交流与分享。
1。请幼儿自行粘贴作品,教师提问:“你们猜小熊最喜欢吃哪个荷包蛋?为什么?”
引导幼儿从荷包蛋的大小、形状以及画面布局上来评价作品。
师:小厨师的荷包蛋都做好啦,那现在我们一起唱生日歌和小熊一起过生日吧!
小班美术教案 篇2教材背景:
本课主要是运用《地心游记》的作者儒勒·凡尔纳的一句名言。本课涉及的“地心”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是一个神秘、未知、遥远的地球的中心,正因它的未知性,所以才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因为它的神秘性,学生才会学得有兴趣。因此才会乐于去谈论它、描绘它,也乐于把自己想象中的地心大胆呈现出来,更希望它变成自己想象中的现实,创作的欲望和情感也会油然而生。这都是教学中的积极因素,教师要很好地把握。在教学中,要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打开思路,把“地心”的神奇与自己想象中的人物、动物、环境联系到一起,从而创作出特有的“地心世界”。
教材从儿童特点出发,以插图的形式营造出神秘的气氛,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学生作品想象力丰富,个性突出。特别是在表现手法上有线描的形式,小作者利用线条的不同组合勾画出丰富的地心世界。有的利用油画棒浓郁的色彩表达出地心的绚丽神奇。蜡笔刮画的表现手法以大面积的黑色覆盖画面,更是很好地营造出神秘的氛围。这些作品各具特色,目的是抛砖引玉,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采取自己更喜欢的,更利于表现内心感受的表现形式。
教学课题:《地心游记》
教学方法: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地球构造方面的资料,对地心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在课上可以用一段视频吸引学生直接引入本课主题,可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进行交流,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但这部分内容不能作为重点去讲解,关键这是美术课而不是地理课,美术课的讲解需要一定的地理知识做铺垫,但是渗透这些知识为了美术学习做铺垫。但它更需要一个美的形式承载这些知识,去表达他们的幻想和美好的愿望。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学科本体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关系。
●教师可以利用恐龙灭绝、神秘的太平洋百慕大三角失踪的飞机、轮船和火山爆发等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在地球的中心是否有另外一个未知世界。教师可以联系现时生活中已知的,但并不一定存在的东西,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发展到创作意识和兴趣。四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客观写实期。要打开学生想象的大门,并进行细致深入的刻画,就要借助一些资料和手段,提供给他们形象的图画或视听材料。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人、物、事和地心这种神秘莫测的世界联系起来。引入课题,引发学生的想象。
●学生在进入想象阶段后,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幻想也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作为行星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地球,更是有着一个神秘核心,在这个核心中究竟有无生命,按照常规的思维肯定是没有。但是科学家为何在海底的火山口附近,温度高达几百度的海水里发现了游动的小虾。不能把人生活的环境和其他生物生活的环境等同去看,生命的表现形式不可能完全一样。要抛开一些惯用的思维模式,这是幻想思维的首要条件。地心是未知的,即便是科学的研究也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像《地心游记》里记载的是地心有炽热的岩浆,假如炽热的岩浆里有游动的生物,那也应该是何等的壮观和美丽。那发着光的流动着的岩浆照
耀着地心,那是怎样的一个光怪陆离的地底世界。也可以画一些从未见过的想象中的植物、动物,还可以画一些想象的人和环境。描绘地心的景色也是选择之一。学生从直观的欣赏和想象中把自己置身于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思维也被激活了。
●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如何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画笔传达出来,是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可以出示一些科幻题材的图画,或分析书本中的学生作品。提示学生思考:作者表现的是怎样的科幻情景,又通过怎样的线条、颜色的对比,以及画面的组织来表现想象中的奇幻世界的。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利用动植物的变形的特定空间环境,甚至于还可以利用毕加索、马蒂斯的变形人物,从中得到借鉴,从而打开学生的思路。在学生通过感性的欣赏和理性的认识后,会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只是一个引路人,告诉学生,路该怎么走,但千万不要强求学生按自己的步伐走,更不能背着学生朝前走。这样,学生就可以选择更利于 ……此处隐藏3617个字……",请小朋友认真看被切开后的西瓜瓤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4)师:那西瓜瓤上有什么呢?(黑色的西瓜籽)
(5)师小结:被切开后的西瓜里面是红色的西瓜瓤,上面有黑色的西瓜籽
2.引导幼儿观察小片的西瓜。
(1)师:老师再切一次西瓜,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这片小西瓜又是什么形状?(三角形、半圆形)
3.教师小结:
小朋友们说的很对,没有切开的西瓜是圆形、绿色的,被切开的西瓜有半圆形、三角形等,切开后的西瓜瓤是红色的,上面还有黑色的西瓜籽。(要出示有圆形、半圆形、三角形的的图片)
三、讲解示范。
1.师:接下来,老师要把半圆形的切片西瓜画下来,请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先用绿色笔画一个半圆形的西瓜皮,弯弯的像月亮;再用红色笔画西瓜瓤,变成一个半圆形、有点像小船一样的切片西瓜;用红色的笔将西瓜瓤凃满红色,凃时要注意从上往下凃、从左往右凃,在下面留一点边,然后在西瓜瓤和西瓜皮间画点黄色;接下来请小朋友看看老师凃好的西瓜,然后再用手指蘸一点儿黑色水粉颜料点画西瓜籽。小朋友们看切开的西瓜片画好了。(教师边讲解边画)
四、提出绘画要求。
1.师:等一下老师也请小朋友们来画切开的西瓜片,在画西瓜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第一,涂色时,要把颜色凃在半圆形内。
第二,点画西瓜籽时手指蘸一点黑色颜料,按下然后拿开,西瓜籽点完后把手擦干净;第三,画好后的小朋友把画粘在黑板上,把椅子放在线上,可以和小朋友说一说你画的切片西瓜。
五、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指导幼儿注意西瓜的形状和色彩。
2.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绘画。
3.指导幼儿在瓜瓤和瓜皮间加点黄色,使西瓜看起来更新鲜更好吃。
六、展示作品,分享快乐。
1.师:小朋友们的西瓜都画好了,你觉得哪个西瓜画的最好看,好看在哪里?(请2、3名幼儿回答)
2.师小结:老师也觉得这张画的西瓜形状很好看,这张画的西瓜瓤颜色图的很漂亮,这张画的西瓜籽点的很用力。今天小朋友们学会了画切片西瓜,下次老师再请你们画西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幼儿都能按一定的顺序画西瓜,画出半圆形切片西瓜。在提出绘画要求的环节,要求太多,与讲解示范重复,没有突出要求重点。指导重难点不突出,在点画西瓜籽可以用棉签,这样幼儿衣服、手指不容易脏,卫生。
小百科:中国各地栽培,品种甚多,外果皮、果肉及种子形式多样,以新疆、甘肃兰州、山东德州、江苏东台等地最为有名。其原种可能来自非洲,久已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金、元时始传入中国。
小班美术教案 篇6小班美术:小熊的礼物
活动目标:尝试用一种颜色来涂色,感受和他人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礼物图片人手一份、油画棒、小熊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兴趣导入
(价值取向:出示小熊图片,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T:宝宝看,这是谁呀?今天小熊宝宝可高兴啦,因为它要过生日啦。过生日会怎么样呀?(幼儿自由交流)
师小结:对呀,过生日的时候会收到很多的礼物,真开心。
二、幼儿操作
(价值取向:幼儿尝试用一种颜色来涂色)
T:今天小熊宝宝邀请我们大家一起去他家里做客,庆祝生日。去做客要带什么呀?(礼物)看,老师已经为小熊宝宝准备好礼物啦。
T:(出示礼物图片)你们觉得这些礼物怎么样呀?(不漂亮)为什么?(幼儿自由交流)
师小结:这些礼物都是黑白的,一点都不漂亮。
T:那我们怎么样才能把它变得漂亮一点呢?(涂上颜色)那我们就先来给礼物涂上漂亮的颜色吧。(教师示范)我们选一个你自己喜欢的颜色,记住,只要一种颜色,来个我们的礼物涂上颜色。看,这下礼物就很漂亮了。
T:这里还有很多的礼物,就请你们来给他们涂上漂亮的颜色吧。(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三、拓展延伸
(价值取向:幼儿将礼物送给小熊,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T:礼物都准备好了,那现在就请大家把礼物去送给小熊,记住送礼物的时候要对小熊说:“小熊,祝你生日快乐。”
小班美术教案 篇7国画《樱桃》教学反思
前几次国画课点线和水墨的游戏感受系列让初次接受中国画的小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了国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和独特的魅力,玩中学,学中玩,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这几次课开始转入简笔写意蔬果的学习。
首先,我选择教学生画比较简单的樱桃。孩子们画得很开心,也十分认真。樱桃虽然简单,但许多樱桃组合在一起时就有很多的“规定”了。如两个在一起时,要有大小和高低的变化;三个在一起时,还要有聚散的不同;注意柄的方向和动态变化等等。学生们画的极其认真,但由于技法及熟练问题,孩子们的樱桃有的太大、有的太小;有的墨色太干;而有的水分又太多;有的画不好圆,就画圈添红色……我一面鼓励学生,一面指出他们的问题,示范用笔用色方法。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相信随着课程的推进与练习,孩子们会用手中的画笔画出可爱、充满稚气的国画。
小班美术教案 篇8【活动设计】
我们居住的家乡仓前有一天河,叫运河。运河穿镇而过,为我们提供了灌溉、运输的等便利。仓前一直有“鱼米之乡”之称。以前在这里渔民捕鱼、晒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今我们已很少看到这样的情景,所以我设计《运河里的鱼》这一堂课,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我们的幼儿感受到家乡的风情以及运河给我们带来的美好。
【活动目标】
1、利用画笔蘸上颜料用刷画方式画鱼。
2、知道运河,感受家乡风情。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家乡的历史,知道仓前河古运河。
难点:正确的进行刷画。
【活动准备】
蜡笔、画有鱼的卡纸(四张)、颜料、画笔、倒背衣、抹布。
【活动过程】
一、家乡河
1、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叫什么?(仓前)那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仓前有一条河吗?
2、家乡的河叫运河,咦!河面上渔民伯伯撑着小船呢!
二、河里的鱼
1、小朋友们,渔民伯伯撑着在做什么呢?(感受捕鱼的热闹气氛)
2、对的,我们来看看渔民伯伯捕上来的小鱼。(出示画有鱼的纸)
3、渔民伯伯呀,要请小朋友帮一个忙。你们愿意帮吗?
4、教师用渔民伯伯的口吻说:“小朋友们,我想请你们帮我把捕上来的鱼呀变得漂亮一点,好吗?”
三、漂亮的鱼
1、教师示范画鱼。用刷画方式,利用油水分离刷出漂亮的鱼。
2、幼儿操作。教师一旁指导。
3、漂亮的鱼送给渔民伯伯。
四、欣赏
将幼儿作品展示在墙上。运河里鱼儿游来游去,用鱼泡泡、小草点缀等请幼儿欣赏。